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后外侧入路在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评价在Pilon骨折治疗中后外侧入路的作用和并发症。方法: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分期手术治疗15例Pilon骨折,AO/OTA分类B3型2例,其余均为C型骨折,均合并明显移位的后踝骨折。其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37.9岁(21~51岁)。所有患者I期急诊手术使用超关节外固定架固定,Ⅱ期固定时首先通过后外侧入路固定腓骨,同时辅助复位和固定胫骨远端的后方骨折块,通过前内侧或前外侧入路复位和固定胫骨远端。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2个月(12~17个月),13例骨折顺利愈合,2例需Ⅱ期自体髂骨植骨。后外侧伤口均未出现软组织并发症。术后影像学检查,14例关节面残留移位小于2mm。根据Baird-Jackson评价,优2例,良7例,可4例,差2例。结论:作为Pilon骨折前方入路的辅助切口,通过后外侧入路可以有效显露及固定后踝骨块及腓骨骨折,为前方骨折块的复位提供了标志,操作安全、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肱三头肌腱尺骨鹰嘴止点断裂的临床特征。方法 :自2005年6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肱三头肌腱尺骨鹰嘴止点断裂19例,男7例,年龄15~41岁,平均24.1岁;女12例,年龄16~73岁,平均51.4岁。左侧8例,右侧11例。行走跌伤17例,高处坠落伤2例。单纯肱三头肌腱尺骨鹰嘴止点断裂13例,合并其他肘部损伤6例。合并桡骨头骨折5例,肱骨小头骨折1例,尺骨冠状突骨折1例,肱骨内上髁骨折1例。所有病例在肘关节侧位X线片上显示"骨片征",合并伤有相应表现。均予手术治疗:"8"字钢丝固定15例,"8"字钢丝加克氏针固定1例,钢丝环扎固定1例,不吸收线缝合2例。合并伤予相应处理。除2例合并伤较重患者术后石膏固定4周,其余病例未行外固定。术后随访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19例术后均获随访,1例术后1年死于其他疾病,其余18例随访时间14~91个月,平均47.9个月。Mayo肘关节评分优16例,良2例。结论:肱三头肌腱尺骨鹰嘴止点断裂临床上并不少见,好发于50岁以上女性和30以下男性,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合并有其他肘部损伤患者常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对30例哮喘患者及30例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采用单克隆抗体(McAb)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T细胞亚群;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IgE、IL-4;FI2细胞株,生物学方法测定IL-2;IL-6依赖细胞株7TD1,掺入法测定IL-6;用抗人CD23的McAb测定CD23。为研究T细胞、细胞因子对哮喘IgE生成调节机理及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发作期IgE、IL-2、IL-4、CD23、CD8~+、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及缓解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缓解期IgE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8+、CD4/CD8比值,CD23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CD23、CD4、IL-6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IgE合成增加是哮喘发作的关键,T细胞对日细胞合成IgE的调节是通过细胞因子实现的,细胞因子又参与气道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4.
研究股骨头坏死后,不同部位骨小梁的微细结构特征的变化.将内出血严重部位作为出血区,无内出血现象的中心部位作为参照区,分别制备未脱钙参照区、未脱钙出血区、脱钙出血区、脱钙参照区4种样本,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测、比较骨小梁的微纳观结构.结果发现,出血区微细结构清晰有序,而参照区则看不到有序的微细结构.股骨头坏死后不同部位不仅显示出不同的宏观特征,其内部微细结构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选择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老年患者肱骨远端骨折常因骨质疏松而致关节面严重粉碎,治疗十分困难。由于全肘关节置换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对于活动量较大的成年人,内固定仍是主要的选择,但是对于老年患者,究竟应该选择内固定还是进行全肘关节置换,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在过去几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处理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主要进展包括双钢板固定的提出、三维CT重建的广泛应用、对更复杂的关节面剪切骨折的认识、平行钢板技术的理解、关节周围解剖钢板的应用以及全肘关节置换术的选择性应用。本文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对老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选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与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锁定钢板与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35例的病例资料.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者19例,采用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者16例,全部患者年龄、伴随疾病、受伤机制、骨折分型、围手术期处理及术后伤足功能锻炼时间基本相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问题、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伤足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2个月.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锁定钢板对骨折稳定性及牢固性强,对切口影响小,伤足功能恢复情况满意.结论 在对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治疗过程中,锁定钢板的治疗效果优于非锁定钢板.  相似文献   
7.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 8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 ,以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 ,于小腿后侧切取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缺损区。观察术后患者皮瓣成活情况及供区创面愈合情况。 结果 术后皮瓣均成活 ,切取的最大皮瓣为 1 0 .5cm× 1 6.5cm。供区创面愈合良好 ,除外观略受影响外活动功能基本正常。 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 ,移植成活率高 ,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蒋协远  李庭 《中国骨伤》2014,27(11):887-890
<正>近年来对肘关节损伤的重视日益增加,对其认识也不断加深,治疗上也有很多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肘部损伤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于以前就有很多认识和治疗经验的肱骨远端骨折、桡骨头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孟氏骨折等损伤,随着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在损伤机制、损伤性质、损伤的共性和个性、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的关键要点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更清晰的鉴别,治  相似文献   
9.
人工桡骨头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人工桡骨头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人工桡骨头置换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一天开始康复训练。康复内容包括:肩、手预防性的功能锻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日常生活运动能力训练。结果经4个月的康复治疗后,应用Morrey和Broberg功能分级指数表进行评定,其中优8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为85%。随访平均2年,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并发症和假体松动。结论对人工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进行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患者功能恢复满意,且未见并发症和假体松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胫骨平台骨折T形钢板内固定术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琳 《中国骨伤》2009,22(12):912-913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内的损伤,大部分胫骨平台骨折是强大外翻应力合并轴向载荷的结果,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关节面的精确复位,重建胫股关节面的对应关系,恢复下肢力线,早期功能锻炼及避免术后并发症。按照Hohl的统计,胫骨平台骨折占所有骨折的1%。为降低术后的并发症,重建患肢功能,术后的专业护理至关重要。现针对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38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术后护理情况进行简要总结,探讨胫骨平台骨折T-pRate内固定术的术后安全、合理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